來源:張掖市財政局預算科日期:2025-09-19
財源建設事關“三?!焙透哔|量發展大局。近年來,張掖市財政局始終把財源建設作為壯大財政實力的頭等大事來抓,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和減收增支因素影響,堅持開源與節流并重,立足財政職能,多措并舉培植新的財源增長點,積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精準投向產業“主陣地”,筑牢財源建設“硬根基”
一是進一步深化零基預算改革。以零基預算改革為突破口,打破資金分配“基數依賴”,構建“四庫一平臺”,對全市重大產業項目、基礎設施建設等需求進行全面梳理,將重點項目納入儲備庫動態管理。通過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實現項目申報、資金分配、績效監控全流程線上運行,統籌整合各類資金精準支持重大戰略部署、關鍵政策落地和重點項目建設。
二是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發揮項目和資金爭取專班作用,制定爭取資金工作方案和爭引操作指南,圍繞國家增加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等利好機遇,強化向上對接。1-8月,積極爭取上級轉移支付資金166.75億元,同口徑增長20.1%,為全市重點項目建設提供了資金支撐。
三是統籌財力支持三次產業。圍繞我市產業發展規劃與重點任務,統籌整合市級財政資源,針對性安排重點專項財力,為三次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心劑”。其中,安排工業突破發展專項3000萬元,安排拓展現代農業發展“六個空間”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專項4300萬元,安排文體旅游專項1420萬元,安排科技專項1049萬元,推動三次產業協同發展。
二、“財政+金融”協同發力,注入企業融資“活水源”
一是設立政府投資基金。通過設立政府投資基金,吸引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加大對我市產業發展的投入。張掖市已設立首期規模1.6億元的張掖市鄉村發展投資基金、首期規模1.7億元的張掖市祁連綠色產業發展基金,截至目前已投放河西硅業、前進牧業等6戶企業2.3億元。今年又設立首期規模1.03億元張掖市特色產業發展引導基金,積極撬動社會資本支持企業發展。
二是落實金融支持政策。緊抓國家“兩新”“兩重”政策等重大機遇,圍繞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和特色產業,協調金融機構為企業展期、降息,支持企業發展。1-8月,全市銀行機構為企業辦理貸款續貸、展期51.43億元,為854戶企業降低融資成本3569.29萬元。常態化開展政銀企對接活動,向銀行機構推介有融資需求項目214個,銀行機構為肅南皇城抽水蓄能電站、甘州區國家儲備林基地等80個重點項目投放貸款35.61億元,各類項目貸款余額342.2億元。
三是加強融資擔保體系建設。著力提升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融資擔保服務能力。今年以來,已累計為589家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擔保金額達到12.84億元,有效緩解了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融資擔保體系持續賦能,為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提供的在保貸款余額穩定在27億元以上,風險保障作用突出。
三、靶向減負助企“解難題”,筑牢企業發展“壓艙石”
一是化解融資平臺債務。認真梳理融資平臺退出任務和退出時限,區分輕重緩急,優先化解到期時間臨近、債務成本高、涉及退出任務的融資平臺債務。落實一攬子化債方案,用足用好化債專項債券,統籌自有財力,盤活存量資產資源,推動國家融資平臺退出目標按期實現。
二是持續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持續落實落細增值稅留抵退稅及稅收減免等各項政策,加強對涉企收費的監督管理,全面清理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堅決取消不合理收費項目,降低企業運營成本。1-8月,累計為6萬戶納稅人減免稅費22.58億元,切實為市場主體“松綁減負”。
三是規范PPP存量項目建設運營。嚴格落實全省規范PPP存量項目建設運營啟動會議精神,成立財政部門牽頭、多部門協同的工作專班,對全市存量PPP項目開展全面梳理摸底,目前已完成8個存量項目梳理,對已運營項目、在建項目分類施策,保障項目平穩推進與規范運營。
四、優化營商環境“強生態”,培育招商引資“新引擎”
一是加大招商引資資金保障。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財源建設的重要抓手,市財政局近年來每年穩定安排招商引資專項經費750萬元,重點用于產業招商推介、招商活動組織、招商項目對接及落地服務等工作,為精準對接優質企業、高效推進項目洽談提供堅實資金支撐。
二是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突破口,全面簡化行政審批流程,提高政務服務效率,為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優質的服務。運用“不來即享”服務系統對涉企政策第一時間精準推送,保證企業對涉企政策“應知盡知”“能享盡享”,切實打通了惠企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三是推進政府采購改革。充分利用政府采購政策,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嚴格按照《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管理辦法》要求,統籌確定面向中小企業預留采購份額,并在政府采購預算表中單獨列示。積極推進政府采購方式改革,規范和加強電子化采購應用,明確100萬元以下集中采購目錄內采購項目全部通過框架協議電子化采購系統采購,切實以服務升級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