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張掖市生態環境局日期:2025-09-22
9月17日至19日,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適應部際聯席會議在甘肅張掖成功召開。此次會議由生態環境部牽頭組織,匯聚國家多部委、相關省區及科研機構力量,共商青藏高原生態保護與氣候變化適應大計。農業農村部、中國科學院、中國氣象局、國家林草局等國家部委相關司局負責同志參會,四川、云南、西藏、青海、甘肅、新疆等青藏高原周邊省區生態環境部門負責人出席,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國家氣候中心、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等科研機構專家全程參與,為會議提供專業技術支撐。張掖市委副書記、市長葉爾波力?孜汗,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永剛,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統戰部部長楊憲輝先后陪同。

9月17日下午,部際聯席會議在張掖市生態環境局五樓會議室拉開帷幕。會上,國家氣候中心、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專家,圍繞青藏高原氣候變化相關研究、青藏高原科考成果及應用等做學術報告;各省(區)生態環境廳介紹青藏高原相關適應氣候變化工作進展與成效,以及各?。▍^)在氣象、環境、林草、科研、農業、自然災害等方面布設的觀測監測站點及數據情況;各參會部委介紹青藏高原相關適應氣候變化工作進展與成效及相關觀測監測站點情況,并提出在青藏高原適應氣候變化政策、機制、任務和工程等方面的意見建議。

9月18日上午,適應氣候變化工程建設及應對氣候變化能力需求研討會接續召開。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首先解讀 “應對氣候變化一攬子工程”背景及總體思路,隨后各方聚焦“十五五”規劃編制,圍繞適應氣候變化工程建設方向、區域能力提升重點、跨部門資源整合路徑等議題深入研討,進一步明確“部委協同、省際聯動、科研支撐、地方落實”工作推進路徑。下午,參會人員赴張掖國家氣候觀象臺、中國科學院黑河遙感試驗研究站、大滿綜合觀測場開展實地調研,并重點考察張掖市“一庫一圖十二網九平臺”智慧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運行情況。通過實時監測大屏,參會人員直觀了解該網絡“一庫”數據整合能力、“一圖”可視化呈現效果、“十二網”立體監測格局和“九平臺”測管高效應用,對智慧張掖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給予高度肯定,認為該網絡打破了部門數據壁壘,實現了生態環境監測“數據一網匯聚、監管一圖統管、決策精準支撐”,為青藏高原生態保護精準施策、氣候變化影響動態評估提供了“張掖方案”,是地方探索“科技+生態治理”的典型范例。

調研過程中,劉楊副司長強調,張掖作為青藏高原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節點,其氣候質量不僅關系本地發展,更影響區域生態安全,氣候監測網絡建設意義重大。生態環境部將協助張掖優化氣候環境監測站點布局、提升數據質量控制與分析應用能力,大力支持張掖適應氣候監測網絡建設,助力張掖構建 “全域覆蓋、精準監測、智能預警”的氣候監測體系,為區域生態環境治理與氣候變化適應提供更強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