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日期:2025-09-17
市教育局堅持“三個全覆蓋、四個全到位、全面資助育人”,通過優化服務機制、全學段精準資助、創新資助模式、廣泛宣傳教育等舉措,確保“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優化服務機制,保障困難學生“一個都不能少”
聚焦對象精準、認定精準、標準精準“三條線”,出臺《張掖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辦法》,明確各學校校長為第一責任人,切實落實家庭困難學生動態監測和分層分類資助的主體責任。健全完善認定工作機制,各學校均成立以學校領導、資助工作人員、教師代表、家長代表為主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組,負責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積極主動與民政、殘聯等部門聯系對接,充分利用學籍、資助、扶貧監測三個系統平臺,不斷擴展困難群體受助范圍,構建了“政府主導、學校為主、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四方助學管理格局,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應助盡助。2021年以來,逐年將城市低保全額保障,農村低保一、二類保障家庭,特困人員,孤兒,殘障人員,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特殊困難群體納入資助范圍,實現數據對接和信息互通。
全學段精準資助,構建“立體化”保障網絡
????堅持把資金發放到位作為落實政策的關鍵所在,健全完善月統計、季核算和年清算制度,緊盯對象認定、資金發放等關鍵節點,采取比對核查、專項檢查、隨機抽查等舉措,動態掌握資金落實和國庫集中支付進度,確保各個教育階段、公辦民辦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落地落實全面覆蓋。嚴格落實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學籍系統、實名制信息系統和在線月報系統核查比對制度,常態化開展督導檢查、交互檢查、專項審計等工作,聚焦責任落實、食材招標采購、供餐管理、食品食材質量、食品衛生安全、補助資金使用、腐敗和作風等方面,全過程、全流程開展深挖細查,確保營養改善計劃政策落實、資金配套、人數覆蓋、實施情況“四個”到位。大力推行“四員崗位”和“四有服務”的便民政務服務機制,健全定人、定崗、定責的一站式辦理服務體系。進一步簡化流程,對原建檔立卡、城鄉低保等特殊困難群體及通過高中學校預申請的首貸和續貸學生免除再認定,做到即辦即貸,切實解決貧困大學生入學前路費、入學中學費、入學后生活費“三不愁”。2021年以來,累計發放各類國家助學金4.28億元,惠及家庭經濟困難學生47.22萬人次;下達撥付膳食補助資金2.66億元;為3.96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3.07億元。
創新資助模式,積極拓寬幫扶救助渠道
聚集公益基金項目,持續實施“張掖市燭光計劃”資助項目,充分利用“99公益日”活動節點,積極組織動員市、縣區教育、民政部門和慈善組織通過線上方式籌集、捐贈、募捐資金115.06萬元。開展“張掖市燭光計劃”困難師生資助,149名家庭經濟困難教師獲得68.6萬元資助,80名家庭困難學生每人獲得500元資助。定向資助甘州城區普通高中(張掖中學、張掖市實驗中學、張掖二中)30名品學兼優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每年每生2000元,連續資助3年,共計資助資金6萬元。聚集社會公益項目,加大特殊困難群體幫扶力度,積極爭取愛步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向我市困境兒童捐贈價值300多萬元的1800雙愛心鞋履;持續做好沙漠之舟愛心會“駱駝獎學金”資助項目,30名普通高中品學兼優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受到資助,資助資金15萬元。
廣泛宣教“零距離”,確保資助政策深入人心
充分利用畢業季、招生錄取、新生入學等關鍵時間節點,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宣傳學生資助政策、資助流程,積極利用微信公眾號、校園廣播等媒介平臺加強政策宣傳,重點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事項進行宣傳告知,講好資助故事,傳播資助聲音,將資助政策精準傳達到每一位學生與家長,確保學生資助政策宣傳入校入班、入腦入心。堅持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融入學生資助全過程,大力宣傳受助學生成長成才典型案例,組織開展“助學·筑夢·鑄人”征文、“資助育人·大國工匠進校園”等主題活動,抓好勵志教育、誠信教育、感恩教育和社會責任感教育,從細微之處彰顯中華民族文化的深厚韻味,助力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今年以來,累計發放資助政策明白卡11萬份、張貼宣傳海報2000余幅,政策知曉率達100%。(李楊?劉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