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丹縣林草局日期:2025-07-17
近年來,山丹縣以實施林長制改革為抓手,大力發展林下種植、養殖和森林景觀利用等林下經濟,推動單一林業向復合產業轉變。2025年,全縣經濟林種植規模已達4.34萬畝,涵蓋蘋果、梨、杏等多個品種。通過精細化管理與科學管護,果品年產量穩定在0.5萬噸,年產值突破0.8億元。
選優產業,筑牢林下經濟根基。根據山丹縣自然資源條件和森林資源優勢,科學謀劃產業布局,精準合理規劃產業規模。創新推行“林藥、林草、林禽”等復合經營模式,實現林地資源的立體開發,全縣林下中藥材、牧草種植面積達3.3萬畝,依托豐富的林下空間,發展林下養雞2萬只,年產值達3810萬元。精研模式,釋放林下經濟潛能。創新“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培育林草專業合作社21家、家庭林場14個。助力打造石城門休閑園、芯杏相約休閑娛樂園等林下經濟示范點,依托當地特色產業與鄉村生態文化,將綠化美化與休閑農業相結合,打造出集觀賞、采摘、體驗于一體的生態農業景觀,年接待游客突破1萬人次,帶動集體增收30萬元。破除瓶頸,補強林下經濟短板。推動產業發展資金向社會、金融、財政投入相結合轉變,解決好資金難題。積極與甘肅農業大學、河西學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機制,解決好技術難題。積極培育本土企業,大力招商引資,通過“線上+線下”模式,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解決好銷售難題。
通過“生態種植-文化體驗-精深加工”的三維融合,助推“生態美”轉化為“產業興”,逐步實現“春賞花海引客來,夏采鮮果促增收,秋收草藥保生態,冬精加工提價值”可持續循環四季產業鏈,讓綠水青山真正成為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通訊員 高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