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水涵院日期:2025-08-19
近日,甘肅省祁連山水源涵養林研究院依托甘肅省生態環境廳《甘肅省2025年生態質量樣地監測項目》,在河西走廊武威、張掖、酒泉等五市開展了系統性鳥類專項監測。本次監測覆蓋森林、草地、濕地、荒漠、城鄉和農田六大生態類型,旨在全面評估區域生態質量。監測中,科研人員成功記錄到黑頸鶴、黑鸛、高山兀鷲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活躍蹤跡,生動反映了河西走廊生態環境的持續向好態勢。


在酒泉市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蘇干湖村區域,科研人員觀測到全球瀕危物種、中國特有鶴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悠然棲息;張掖市高臺縣濕地公園中,珍稀鳥類黑鸛的身影不時掠過水面;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大都麻河鄉一帶,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高山兀鷲與禿鷲在天空盤旋翱翔……這些珍稀鳥類頻繁現身,不僅有力印證了河西走廊生態系統的完整性與穩定性,同時凸顯了近年來當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顯著成效。通過持續推進生態修復、嚴格管控環境破壞、構建生態保護屏障等綜合舉措,區域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維護,為鳥類及其他野生動物提供了優質的棲息繁衍環境。


下一步,甘肅省祁連山水源涵養林研究院將以此次監測成果為基礎,持續深化生態質量監測工作,強化監測數據對生態評價和政策制定的支撐作用,推動跨部門協同,持續推進生態修復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為各類鳥類及野生動物營造更加安全、適宜的生存空間,助力河西走廊這一古絲綢之路重要生態屏障的持續健康發展,守護綠水青山成為更多生靈的家園,為區域生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供稿:水涵院??趙維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