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日期:2025-09-12
近日,市濕地局主要領導帶領班子成員及相關科室負責人到祁連山水源涵養林研究院西水森林生態定位研究站和中國科學院黑河遙感試驗研究站進行考察學習交流。此次考察交流旨在學習借鑒國家級生態觀測研究平臺運行管理的先進經驗和創新成果,加強科技合作,進一步提升濕地生態監測研究能力水平。

在位于祁連山深處的西水森林生態定位研究站,考察組實地觀摩了排露溝流域野外森林水文觀測場、氣象監測塔、土壤水分監測點、典型植被固定監測樣地、實驗室、標本室等,詳細了解了研究站在森林生態系統結構、水文過程、生物多樣性及氣候等方面開展的長期、連續、定位觀測與研究工作。該站主要負責同志詳細介紹了研究站的運行發展、科學研究、人才培養、交流合作,以及觀測場設置、數據分析、成果轉化等方面的情況。西水研究站堅守一線科學開展生態監測,為祁連山地區生態保護修復和國家公園建設提供了至關重要的科學依據,是守護河西走廊“生命線”和“水塔”的堅強前哨,考察組一行對研究站科研人員幾十年如一日堅守深山、潛心科研的奉獻精神表達了崇高敬意。雙方還就生態定位研究站管理運行、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

在中國科學院黑河遙感試驗研究站,考察組觀摩了大滿綠洲農田遙感像元尺度觀測系統和張掖基地遙感控制性試驗場,聽取了研究站臺站基本情況、臺站定位和研究方向,以及“黑河綜合遙感聯合試驗”等重大計劃設計理念、組織實施和系列創新成果介紹,詳細了解了“天-空-地”一體化立體觀測網絡技術在生態監測研究方面的應用情況。考察組與研究站部分專家學者圍繞野外觀測研究、平臺管理運營以及助力濕地科學保護等方面進行了座談交流,同時就進一步加強科研合作、促進成果轉化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溝通。

此次考察是一次開闊眼界、學習取經之舉,也是一次尋求合作、共謀發展之舉。通過考察交流學習,使考察組同志們進一步拓展了工作思路,學習了先進的技術經驗,感受了務實的科研精神,一致表示收獲頗豐。同時,也為促進濕地領域與兩個研究站開展更深層次、更寬領域的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為提升黑河濕地國家級生態定位研究站運行管理水平提供了有益借鑒。市濕地局主要領導指出,要充分認識到科技創新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關鍵作用,要積極探索將先進理念、技術方法、科研成果廣泛融入濕地生態監測、評價、監管工作,提升濕地保護管理科學化水平,助力全市“一屏三地”建設;要推動建立常態化溝通協作機制,推動在數據共享、技術咨詢、協同觀測、項目申報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走向深入,借助“國家隊”的雄厚科研力量解決濕地工作中的短板弱項;要積極推動先進技術和務實工作舉措在濕地工作中的轉化運用,提高濕地生態監測站網運行管理及支撐服務能力,切實提升濕地生態監測預警、資源管理及保護修復等工作科學化、精準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