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張掖綜合年鑒2013》日期:2025-09-01
城鄉建設(二)
·規劃管理·
2013年,規劃管理以宜居宜游首位產業戰略為重點,依據兩個“1+5”生態城市框架布局和“歷史為根、文化為魂、西部風貌、張掖特色”城市規劃定位,為全市規劃建設發展進行了有力支持。
【規劃編制】2013年,根據省建設廳《關于同意張掖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的批復》,對2012年省規劃委員會評審通過的《張掖市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修改完善,2013年2月經市政府第15次常務會議審查通過,3月經市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12月通過省規委會審議,上報省政府審批。委托上海同哲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編制《張掖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2年12月通過省政府第119次常務會議審議,正式公布實施。委托省規劃院編制《張掖市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古民居)修建性詳細規劃》。委托西安市古建園林設計研究院,按照盛唐與明清風格編制完成盛世大唐文化街修建性詳細規劃方案。委托北京偉景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展現場實景拍照和城市控詳規三維建模以及城市規劃宣傳片的制作。城市宣傳片6月第四屆國際綠洲論壇上在濕地博物館進行了全面展示。3月,邀請省規劃院和蘭大規劃院5位專家對濱河新區沿湖居住片區規劃進行實地查看,對濱湖路擬開發地塊容積率、建筑密度、規劃布局等問題進行了論證,形成《張掖市濱河新區沿湖居住片區規劃調整建議》方案。委托北京土人景觀與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北三環金邊帶城市設計方案,規劃方案于12月由城市規劃委員會第三十七次會議審查通過。
【規劃管理】根據城鄉規劃法律法規,規范報備文書、注重現場踏勘、透明審批流程,嚴格程序管控,切實做好“一書兩證”的規范管理。全年共召開專家評審會14次,市規委會5次,審批城市建設和房地產開發項目44項,用地面積22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395萬平方米。
【規劃監察】為保證規劃的嚴肅性,將建設、施工、監理、設計捆綁在一起,進行開工前事先承諾,按照審批規劃,形成相互監督、相互配合的規劃執行制度;充實監察力量,完善規劃監察員分片定點巡查制度,對規劃區的項目檢查分片包干到人,對在建項目定期不定期進行跟蹤監察。嚴格按照審定規劃進行放線,并隨時對建筑物進行驗線,特別是在基槽完成和回填到正負零時要進一步驗線。加強規劃竣工驗收,嚴格按照審定的規劃一一進行對照,對綠化、消防和基礎配套完成的予以驗收。積極推行網上辦事和電子審批,實行網絡問政,局主要負責人每年審定答復意見與網民進行規劃問題互動。嚴肅查處違章建設行為,嚴格控制城市規劃區未經審批亂修、亂建行為,有效維護規劃管理工作的嚴肅性。
【隊伍建設】根據中央八項規定、省委“雙十項規定”和市委“八項要求”,緊密結合單位實際,堅持周一集中學習制度不動搖,持續開展理論學習、反面警示、骨干講學、體會交流等活動,轉變干部作風。按照黨建帶工建、聯婦建、促團建的要求,民主選舉產生工會、婦委會和共青團組織人選,6名干部進行提拔調整交流,2名年輕干部在鄉鎮掛職鍛煉。認真落實雙聯行動和效能風暴行動各項工作任務。投資1萬多元配備10處消防水井消防栓、消防接口,300米消防布帶,2個活動式水槍;送去會議桌椅50套、水泥100噸,組織有發展意愿的65戶村民代表在張掖新農村示范點進行觀摩學習,編制《臨澤縣土橋村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撰稿:張保文張博審核:劉學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