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期
張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8月15日
★ 市財政局精準發力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 市水務局持續加強水土保持助力鄉村生態振興
★ 山丹縣聚力“夜間經濟”激活消費增長新動能
★ 高臺縣強化水資源管理構建全域節水新格局
市財政局精準發力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強化政策資金保障。配合相關部門制定出臺《張掖市支持拓展現代農業發展空間若干政策措施》《張掖市支持批零住餐企業(大個體)及服務業企業倍增扶持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成立項目資金爭取工作專班,建立學習研討、協同聯動、調度通報等機制,積極向上匯報銜接。上半年,全市爭取到位各類轉移支付資金149.12億元,占年度目標計劃的77.4%。二是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市、縣區共舉辦政銀企對接活動85場次,為613戶企業授信貸款376.86億元。充分發揮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線上融資對接功能,4.45萬戶企業入駐“甘肅信易貸·隴信通”平臺,累計為1.37萬戶企業對接發放貸款400.56億元。推動銀行機構為681戶中小微企業降低融資成本1687.85萬元,全市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4.43%,同比下降0.55個百分點。三是積極為企減負解困。加強涉企收費管理,更新公布《張掖市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明確涉企收費事項。全面落實價格評審優惠、預留采購份額、取消政府采購項目投標保證金、減收免收履約保證金等優惠政策,切實降低經營主體交易成本。加強公平競爭審查評估,限額以上政府采購項目評估比例100%。 (市財政局??李斌)
市水務局持續加強水土保持助力鄉村生態振興。??一是系統治理筑基底。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統一規劃、綜合治理,構筑生態修復、生態治理、生態保護三道防線。“十四五”期間,利用中央水利發展資金和省級水土保持補償費,實施水土保持重點工程7項,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0.32平方公里,完成各類投資2750萬元。二是融合發展增動能。以耕地占補平衡及高標準農田建設治理為重點開展綜合防治,讓昔日的“跑土、跑水、跑肥”土地變成“保土、保水、保肥”的豐產田。將水土保持生態建設與鄉村旅游相結合,構建“水土保持+鄉村振興+文旅推廣”融合發展模式。高臺縣通過實施大湖灣片區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提質增效工程,進一步提升了大湖灣水利風景區的吸引力。三是創新機制強保障。積極推動以獎代補、以工代賑等工作,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和水土流失區群眾參與水土保持工程建設,有效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加快推進水土流失治理步伐。通過堅持不懈地開展水土保持工作,全市林草植被覆蓋度、人均基本農田、土地利用率、農民人均純收入等指標均有較大提高。(市水務局??郭博)
山丹縣聚力“夜間經濟”激活消費增長新動能。??一是做活“夜游”,點亮夜間文化。深挖本土文化資源,精心編排創作56個特色精品節目,打造3部沉浸式演藝劇目,在焉支巷子常態化推出“夏日繽紛”“焉支夜韻”“燈火焉支巷”等系列主題演出,實現周周有活動、天天有演出。在南湖生態文化(植物)園、工業遺址公園實施夜間燈光造景工程,新增亮化面積13.5萬平方米,塑造獨具魅力的“不夜城”形象。二是做強“夜購”,繁榮夜間市場。以世博恒太城為核心引擎,聯動輻射其他商業體、購物店及商超,組織零售企業適當延長營業時間,并策劃開展“購物夜”等主題營銷活動,有效激發市民夜間購物熱情。積極引進培育24小時連鎖便利店、餐飲店,鼓勵發展夜間“直播帶貨”等新業態,持續釋放夜間消費潛力。目前,全縣夜間消費整體訂單量同比增長18.3%。三是做精“夜味”,升級夜間美食。主打特色“山丹炒撥拉”,創新推出“世博盛宴”、山丹羊肉、風味小吃等多元美食體系。規范提升焉支巷子、星光夜市等6處特色夜市,融入音樂、藝術文化等元素,不斷豐富夜市業態、提升消費體驗,打造消費新熱點。據監測,22戶重點餐飲企業實現營業額7597.7萬元,同比增長14.8%。(山丹縣政府辦??李科)
高臺縣強化水資源管理構建全域節水新格局。??一是分級管控強化用水管理。健全完善“縣—鎮(灌區)—用水戶”三級水預算體系,將3.16萬個用水戶全部納入管理“總盤子”,實現總量到村、定量到畝、預算到戶的精細化管控,從源頭擰緊水資源管理“總開關”,為全域節水奠定堅實基礎。二是全域協同提升節水效能。嚴格水資源要素準入,推行企業“紅黑榜”,鼓勵高耗水企業采用中水回用、煙氣提水等技術,實現用水效率與減排效益雙提升。實施供水管網更新改造,依托“互聯網+40分鐘服務圈”機制快速處置人飲故障,管網漏損率降至8.45%。調整農業種植結構,調減洋蔥等高耗水作物7.17萬畝,增種低耗水作物7.79萬畝,新增壟作溝灌1.1萬畝、水肥一體化3.01萬畝,推動農業節水增效。三是多措并舉推進生態節水。堅持“四水四定”原則,推動生態節水保綠,種植白榆、沙棗等低耗水樹種,林帶開溝22.4公里減少灌溉滲漏。強化對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管控,對4座水庫、1座塘壩實施圍欄封育,提升涵養水源能力。完成1.94萬畝梭梭人工造林并配套滴灌,八壩灘8000畝造林全部用中水灌溉,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高臺縣政府辦??高永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