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期
張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9月19日
★ 我市聚焦群眾健康需求提升基層綜合服務能力
★ 我市縱深推進農村垃圾治理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品質
★ 高臺縣聚焦“謀”與“儲”夯實項目建設“底盤”
我市聚焦群眾健康需求提升基層綜合服務能力。??一是推動機構服務能力提升。將巡視反饋問題納入全市基層醫療機構整體服務能力提升范圍,列入市委書記、市長“每季一題”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座談會議題,研究確定加大財政投入保障、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補齊基礎設施短板4個方面共18條支持和加強的具體措施,持續跟蹤推動基層醫療機構基礎條件改善、服務能力提升。二是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以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為抓手,推動縣級醫療機構優質“人員、技術、管理、服務”資源下沉基層,年內選派129名業務骨干組建24支縣級團隊柔性幫扶59家鄉鎮衛生院,組建3支市級巡回醫療隊、19支縣級巡回醫療隊對9家鄉鎮衛生院進行巡回幫扶;三個城市醫療集團牽頭醫院下沉基層衛生機構門診號源約2558個、床位810張,下沉門診號源、床位分別占比達30%、25%。三是推動專業人員培養培訓。采取“線上全員培訓+線下骨干輪訓”的方式加大人員培訓力度,線上依托“甘肅省衛生管理平臺”,邀請省外知名醫院專家教授開展術后康復護理、腦卒中患者護理等為期6個月的培訓,已有825名基層護理人員在線參培。線下選派41名基層醫療機構臨床骨干赴省人民醫院、省中醫醫院等圍繞大內科、大外科、中醫康復等項目進行為期4個月的臨床實訓,通過以上帶下,不斷提高基層醫務人員專業水平。(市衛生健康委??王俊霖)
我市縱深推進農村垃圾治理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品質。??一是建體系、壓責任。嚴格落實《張掖市農村“垃圾革命”行動方案》《張掖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等政策文件,圍繞處理設施建設、收運處置體系完善等重點任務明確目標、細化安排,構建市、縣(區)、鄉、村四級責任體系,明確時間節點和工作路徑,推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從專項整治向常態化、長效化治理轉變。二是抓整治、清死角。印發《關于開展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整治的通知》,聚焦“三邊一部”、無主樓院、房前屋后、田間地頭、溝渠林帶以及高速公路、國省干道、景區周邊旅游公路等重點區域,集中清理村莊“三堆”(柴草堆、糞堆、垃圾堆)2871處,完成省級垃圾治理排查整治系統反饋點位301個、省道路交通環境綜合整治系統反饋垃圾點位480個的整改任務。三是補短板、強設施。市、縣區積極籌措資金,持續完善城鄉環衛設施配備。截至目前,全市鄉鎮共配備壓縮式垃圾清運車110輛,建成村級垃圾收集點518座,設置垃圾斗8504個,發放戶用垃圾桶20.75萬個,實現鄉鎮垃圾轉運場(站)、村莊垃圾收集點、收集車輛和無害化處理設施全覆蓋,“戶清潔、村收集、鄉鎮轉運、市縣處理”的垃圾處理體系全面建立并穩定運行。四是聚合力、建機制。全面推行“黨委政府部署推動、責任部門統籌聯動、縣鄉村社層層落實”和“干部分片監督、鄉村街道具體實施、社會各界協同配合”的工作機制,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見效。積極構建群眾參與機制,通過村規民約宣教、星級文明戶創評、鄉風評議等活動,廣泛動員群眾參與環境治理。健全農村公用設施長效管護機制,落實“四有”要求,確保各類設施穩定運行、長期見效。(市住建局)
高臺縣聚焦“謀”與“儲”夯實項目建設“底盤”。??一是精準施策抓實謀劃儲備。緊密對接國家“兩重”“兩新”戰略及省市配套要求,靶向式謀劃、精準化儲備,建立健全項目儲備動態更新機制,持續擴充謀劃儲備項目庫。至目前,共謀劃儲備2026年“四個清單”項目81項,年度投資49.3億元;謀劃儲備“十五五”時期項目472項,總投資1573.8億元。二是多方聯動抓牢資金爭取。緊盯政策資金“窗口期”,搶先抓早編制可研,健全項目生成“制度化分析研究、專班化調研論證、動態化儲備管理、常態化申報調度”四化機制,借助中建政研等第三方機構力量強化項目包裝申報。同時,建立“專班跑辦+定期對接”常態化銜接機制,加大“跑省進廳”力度,共爭取各類資金1.06億元。三是固強補弱抓好招商引資。大力實施“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聚焦六大產業鏈,健全“三圖譜三清單”,通過鏈式招商、小分隊招商等方式精準對接項目,簽約引進保銀辣椒產業園、太湖能谷鉛碳電池等項目26項,落實招商引資省外到位資金63.92億元,同比增長32.46%。四是優化服務抓細項目前期。印發《進一步強化項目建設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做實做細項目可研、初設等,財政預算列支800萬元為項目前期提供資金保障。推行并聯審批、容缺受理等制度,確定專人全程跟蹤服務幫辦,高效協調辦理環評、用地等前期手續,推動項目早建設、早投產、早見效。(高臺縣政府辦??郇鵬)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