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期
張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10月31日
★ 我市持續強化企業主體梯度培育促進創新集群發展
★ 高臺縣提前謀劃筑牢供暖季民生保障防線
★ 甘州區創新“預見式”服務新路徑推動政務服務效能提升
我市持續強化企業主體梯度培育促進創新集群發展。??一是優化完善培育發展體系。大力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開展入企服務專項行動,建立重點企業培育清單,“一對一”精準指導服務,截至目前,推薦高新技術企業84家、省級科技創新型企業93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351家。二是全力推動平臺提質增效。持續把區域創新能力提升作為匯聚創新資源和助力產業發展的有力抓手。已建成省級重點實驗室2家、新型研發機構1家、技術創新中心4家,備案國家級、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20家,認定國家和省級引才引智示范基地4家,培育認定市級創新平臺22家。三是培育壯大創新能級躍升。積極申報國家級和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加快建設崖州灣國家實驗室西北創新基地張掖油菜試驗基地。設立甘肅省分析測試中心張掖分中心,匯集科技成果10048項、企業技術需求204個、交易成果405項;發揮我市大型科研設施和檢驗檢測服務平臺作用,2025年受理檢驗業務2194批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0.8%,實現大型科研設施整合共享。(市科技局??馬靜紹 趙萬棟)
高臺縣提前謀劃筑牢供暖季民生保障防線。??一是強化供暖物資儲備。建立燃煤調度與動態預警機制,將儲煤工作納入重點民生任務清單,制定燃煤采購計劃,專人赴外考察優質煤源,提前對接煤炭供應企業,簽訂長期供貨協議,為供暖季穩定用煤提供堅實保障。目前,已完成燃煤入庫4.55萬噸。同步推進采暖費收繳,設立3個集中收費廳、10個流動收費點,已收繳采暖費3839萬元,為供熱工作提供資金支持。二是提升硬件保障水平。搶抓夏季停暖窗口期,深入開展“冬病夏治”專項行動,投入560萬元實施供熱設施改造提升工程,完成熱源廠、煤粉廠及73座換熱站、182.67公里一二級管網的全面檢修保養,新改建換熱站3座,更換供熱板換機組5組、循環泵4臺,為冬季高效供暖提供硬件支撐。三是夯實安全穩定基礎。積極開展“未病先防”問題排查,聚焦群眾投訴反映較多的問題,為143名住戶室內設施進行改造更換,解決暖氣不熱、管網老化等問題105個,完成地暖清洗3314戶,提升群眾對供暖服務的滿意度。進一步完善供熱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供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針對性開展管網搶修、設備故障處置等實戰演練12場次,確保供暖期間各類突發情況“早發現、快處置”。(高臺縣政府辦??殷開發)
甘州區創新“預見式”服務新路徑推動政務服務效能提升。??一是預判需求“減堵點”,靠前服務“暖人心”。將“需求預判”貫穿服務全流程,通過提前介入、精準引導,最大限度減少辦事阻礙。專門設置“政策咨詢崗”,安排工作人員主動對接等候群眾,創新利用“一問二幫三指引”模式(即:先詢問辦事意向,再根據事項類型梳理所需材料,最后精準告知線上線下辦理途徑),累計為企業群眾提供政策咨詢3.8萬余人次,從源頭避免“材料不全跑空趟”。二是數據賦能“強支撐”,專區集成“提效能”。聚焦企業開辦、項目審批、社保醫保等高頻事項,整合資源設立“一網辦、掌上辦、一次辦、幫代辦、免證辦”五大便民服務專區,配備服務專員為企業提供“一對一”全流程幫辦代辦服務,企業開辦時間從1個工作日壓縮至3小時,工程審批時限由65個工作日壓減至35個工作日。全面推廣“互聯網+政務服務”,依托一體化服務平臺,推動高頻事項網上可辦、全程網辦,打破部門壁壘,實現“一窗受理、分類審批、統一出件”,政務服務平均材料數壓減至3.49件,群眾跑動次數降至0.02次,承諾時限壓縮比達94.43%,全程網辦率達到99.99%。三是主動服務“拓渠道”,多元便民“增質感”。設立“幫辦代辦崗”,由業務骨干主動提供引導、政策解答等服務,針對老年人、孕婦等特殊群體開設綠色通道,推行“全程陪辦”,累計提供幫辦代辦服務2.3萬余件次,服務特殊群體320余人。創新推出“政務服務+商(協)會”合作模式,深入落實“協會吹哨、部門報到”機制,構建“專線+專員+專窗”服務體系,同步優化“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功能,專解“急難愁盼”,疏通辦事堵點,精準響應企業集群訴求,切實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甘州區政府辦??周亦喆)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