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人民銀行《關于健全住房公積金信息披露制度的通知》(建金〔2015〕26號)要求,經第五屆張掖市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第三次全體委員會議審議通過了《張掖市住房公積金2022年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全面披露了2022年全市住房公積金各項業務運行情況,反映了我市住房公積金制度發展成就,以及創新實踐和改革成效,我市住房公積金總體運行穩中向好,管理服務水平穩步提高,在推動全市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2年,我市住房公積金實繳單位2140家,實繳職工7.78萬人,繳存額13.77億元,繳存余額58.33億元;為全市2.54萬名繳存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9.71億元,發放個人住房貸款4.73億元,回收5.27億元,貸款余額37.20億元;實現增值收益10090.71萬元,上繳財政廉租住房補充資金8102.18萬元,增值收益率1.79%。
一、以提高制度覆蓋面為著力點,歸集擴面穩步推進
2022年,中心以未建未繳的非公企業和社區工作人員為重點,按照政策宣傳先行、督建促繳跟進、行政執法懲戒的工作思路,扎實推進“住房公積金政策進萬家單位”宣傳活動,認真落實市政府辦《關于進一步擴大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范圍的實施意見》,政策法規宣傳和歸集擴面工作穩步有序開展,持續擴大制度覆蓋面,實現住房公積金“應繳盡繳,愿繳能繳”。
(一)繳存額穩步增長。2022年我市住房公積金繳存額和繳存余額分別為13.77億元和58.33億元,比2018年分別增加2.79億元和17.14億元,近5年繳存額年均增長5.89%。

(二)機關事業單位依然是繳存主體,非公企業新增人數占比有所提高。《報告》顯示,2022年全市實繳職工7.78萬人,按單位性質分類,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依然是繳存主體,占當年繳存人數的72.81%,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占16.41%,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其他類型單位等非公企業占9.77%,靈活就業人員占1.01%。非公企業占比低于上年全省13.61%、低于全國52.14%的水平,我市非公企業建制建繳空間依然很大。2022年全市新增繳存職工0.67萬人,其中公有制單位占67.33%,非公單位占32.18%,靈活就業人員占0.49%。非公單位占比比上年增長11.33%,住房公積金廣泛聯系企業、行業、繳存人的紐帶作用進一步發揮,架起了各行各業各群體溝通合作橋梁,積極助力全市經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三)繳存覆蓋面持續提升。2022年全市實繳職工7.78萬人,占2022年末我市常住人口112.01萬人的6.95%,同比增長0.4個百分點。(數據來源:張掖市住房公積金2022年年度報告、2022年張掖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甘肅省住房公積金2021年年度報告、2021年甘肅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國住房公積金2021年年度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四)繳存基數逐年提高。2022年度我市住房公積金月繳存基數最高線為21896元,最低線為1720元,對應月繳存額最高不超過5256元,不低于172元。按照2022年度人均繳存額17701元,平均繳存比例11.23%計算,人均繳存基數為6567元,比上年增長3.34%。

(五)結息保障繳存職工權益。2022年按中國人民銀行規定利率1.5%為繳存職工結息7917.56萬元,5年來共為繳存職工結息32977.55萬元,有效保證了繳存職工的住房公積金保值增值。

二、以支持住房消費為關鍵點,資金提取穩中有升
2018年-2022年共為5.03萬繳存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41.62億元,其中住房消費31.39億元,非住房消費10.23億元。2022年全市2.54萬名繳存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9.71億元,同比增長14.19%,其中住房消費提取2.22萬人6.78億元,非住房消費提取0.32萬人2.93億元。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住房消費6.78億元,占比69.85%,積極支持繳存職工改善住房條件,減輕了繳存職工經濟負擔,凸顯了住房公積金“主要解決住房問題”的功能。
《報告》顯示,2022年住房消費提取中,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占24.87%,償還購房貸款本息占44.67%,租賃住房占0.25%,支持老舊小區改造占0.06%。2022年全市302人因租賃住房提取242.74萬元,提取人數同比增加124人增長69.66%,提取金額同比增加131.86萬元增長118.86%。

(一)租購并舉住房政策效應逐步顯現。中心堅守住房公積金制度創立初心,堅持“租購并舉”,加大租房提取支持力度,調整優化了因化解“登記難”問題首次取得《不動產權證書》、共有產權住房和“隴原人才卡”持卡人提取貸款政策等九條政策措施,明確了繳存職工除配偶、父母、子女外,與他人共同購買住房的住房公積金提取或貸款額度的計算方式,不斷放大制度“乘數效應”,對幫助廣大繳存職工解決基本住房問題、改善職工居住條件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靈活還款深受歡迎。中心在現有等額本息按月還款方式的基礎上,增加了等額本金按月還款方式,同時開通了部分提取住房公積金還貸和變更還款期限業務,極大滿足了繳存職工多元化還款需求,辦事群眾對我市住房公積金管理服務工作的滿意度和獲得感不斷增強,更多繳存職工喜圓安居夢。
三、以房住不炒為支撐點,力促樓市穩健發展
中心堅持“房住不炒”定位,不斷調整優化相關政策,強化惠民政策支持力度,切實滿足繳存職工剛性住房需求,在實現“住有所居”目標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五年來,共發放住房公積金貸款31.37億元,我市住房公積金個貸余額從2018年初的33.51億元增至2022年的37.20億元,增長3.69億元,增長11.01%。

(一)有效支持住房消費剛需。《報告》顯示,我市住房公積金貸款主要支持了中等戶型住房消費和購買新房消費等剛性需求,取得顯著社會效益。2022年職工貸款筆數中,購房建筑面積90(含)平方米以下占3.44%,90-144(含)平方米占83.62%,144平方米以上占12.94%;購買新房占90.33%,購買存量商品住房(二手房)占9.67%。2022年發放職工貸款筆數中,20-40歲人群是我市住房公積金貸款的主要群體,占比達76.85%。購買首套住房申請貸款占63.59%,購買二套及以上申請貸款占36.41%;中、低收入占99.95%,高收入占0.05%。
(二)房產抵押貸款成為主流。中心實行以所購房抵押的房產抵押貸款,因抵押房屋自主協議定價、無收費、無需擔保人,辦理時限短等諸多優點,成為我市住房公積金貸款的主流方式。2022年共發放房產抵押貸款4.46億元,占全年住房公積金貸款發放額的94.13%。
(三)自愿繳存人員和異地貸款政策落地見效。中心積極響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公積金監管司關于為自愿繳存人員、異地繳存職工開辦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更好滿足繳存職工異地辦事需求,對支持營商環境改善發揮了積極作用。截至2022年底,累計為自愿繳存人員發放公積金貸款678筆1.69億元,為異地繳存人員發放公積金貸款1295筆3.42億元。兩類貸款余額3.82億元,占我市住房公積金貸款余額的10.27%。
(四)有效降低住房消費成本。自2022年10月1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規定,下調了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15個百分點。貸款期限5年內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由2.75%下調為2.6%,5年以上由3.25%下調為3.1%,遠低于商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利率。2022年我市發放的公積金貸款相比商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可節約職工購房利息支出6526.14萬元,平均每筆貸款節約利息支出3.50萬元,有效降低了繳存職工的住房消費成本,激發了住房發展的可持續動力。
(五)公積金貸款風險整體可控。中心統籌推進業務發展與資金安全,主動擔當作為,扎實開展“防范和治理逾期貸款攻堅行動”,積極督促逾期貸款借款人履行還款義務,年末個貸逾期率已降至0.586‰。
(六)為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提供有力資金支持。2022年我市住房公積金實現增值收益10090.71萬元,提取廉租房建設補充資金8290.71萬元,累計提取市財政城市廉租住房建設補充資金51173.88萬元,為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七)公積金貸款是第一選擇。2022年末我市住房公積金貸款占全市個人住房貸款市場的31.52%,在全市金融機構個人住房貸款市場中位居第一,住房公積金貸款是我市職工貸款改善住房條件的第一選擇。

(八)房住不炒作用明顯。2022年我市共發放住房公積金貸款1862筆,所購房屋總價85608.23萬元、面積23.57萬平方米。以此推算我市2022年通過公積金貸款的房屋均價為3632.08元/㎡,單套房屋均價45.98萬元,平均面積126.58㎡。我市房地產市場運行平穩,商品房價格處于合理區間,住房公積金制度在住房保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撰稿:計劃財務科 初審:鄭自立 審核:楊友壽)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